◎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据了解,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直流电会储存到汇流箱中,再通过电缆传输到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升压之后,并入国家电网成为生活用电。
淮南采煤塌陷区20兆瓦水上漂浮电站项目也于2016年3月底实现15兆瓦的并网发电。随着规模的铺开,施工经验的累积,漂浮式水上光伏电站经济性会更好。
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呈蓬勃发展趋势。据了解,水上漂技术在国外的发展要早于国内。据顾华敏介绍,我国第一座规模漂浮光伏电站是河北临西县一期3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中的8兆瓦水面漂浮光伏系统,于2015年7月完成并网。水面光伏发电量优势明显我国水资源丰富,湖泊、水库众多,发展水面光伏电站具有不占用土地、避免采煤沉陷区不均匀沉降、减少水量蒸发等优势,可以拓宽光伏应用突破深水区限制,漂浮式电站应用会增多。
水面为光伏电站带来了新的架设和支撑问题,同时也为光伏组件带来新的环境问题,这会促进新的组件技术和新的系统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罗敏认为,目前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为25年,浮体架台必须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低密度、抗冻胀、抗风浪等特性与之匹配。为谭套村这样的贫困村免费建设光伏电站,给贫困村脱贫带来实实在在的干货,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困境,更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增加了造血功能。
三、光伏扶贫长期见效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度为零,到想方设法谋出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可谓是煞费苦心。过不了多久,屋顶装上的闪亮的电板将借着无穷无尽的阳光,带来新的收益,预计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正是由于这些大公司的加入以及整个行业的努力,使得光伏农业在前期的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将越来越完善。剩余的能源还能够供应附近的居民生产生活。
它采用钢制骨架,上覆太阳能光伏组件,以保证光伏发电组件的光照要求和整个温室大棚的采光要求。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光伏农业产品,短期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
例如,在光伏与农业结合后,如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仍是个大问题。由于参与进来的人目标不尽相同,导致光伏农业项目混乱,迫切需要建立起能让这个产业规范起来的标准,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实现目标统一,降低冲突的发生,光伏农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采取电网延伸和光伏、风电、小水电等供电方式,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大棚面积居世界第一,除小型拱棚等简易设备外,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面积超过200万公顷,是宝贵的光伏发电资源。
近几年,英利、保利协鑫、青岛昌盛等知名光伏企业均有涉足光伏农业项目,大大促进了国内光伏农业项目的发展。而且可以直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可在有效扭转人口大量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015年9月,华北地区第一个光伏农业项目天津精武镇20兆瓦农业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
光伏农业大棚是一种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农业和光伏联姻,可以建立起棚内种菜、棚顶发电的新模式。
我国地域广阔,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而光伏在压力承受上有一定限制;光伏组件在电线接口部分要求环境干燥,但是温室环境一般都温暖潮湿,这对光伏组件的绝缘防腐来说是不利的。光伏与农业的结合这一想法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
项目在增加精武镇及周边电力供应的同时,将带动该镇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光伏农业大棚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光伏农业大棚是一种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集团农业和新能源两大板块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的,而这也将是通威未来的竞争优势之一。农业光伏温室大棚就是这样一种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光伏农业大棚的优点①土地利用光伏农业大棚,不但不额外占用耕地,还使原有土地实现增值。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审批通过的农业光伏和渔业光伏互补项目达2.9GW,已有超过2GW的光伏农业项目正在建设或已签约拟建。
目前,我国光伏农业大棚项目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江西等传统农业大省,这些省份光照条件较好,并且有大量的农业大棚。光伏农业大棚,不但不额外占用耕地,还使原有土地实现增值。
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它通过建设棚顶光伏电力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并入国家电网。
清洁能源走进农业成为必然。然而,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②种植模式可灵活创造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太阳能光伏发出的直流电,直接为农业温室进行补光,并直接支持温室大棚农业设备的正常运行,驱动水资源灌溉,同时解决冬季温室大棚供暖,提高大棚温度,促进作物快速增长。光伏农业应用峥嵘初露光伏农业项目一经推出便受到行业上下力捧,其对国内农业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被视为提振整个行业的救星,光伏使农业华丽转身,穿上了高科技的新装。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假如能将这些透光屋面充沛应用,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还能够应用温室本身作为光伏发电修建根基,生产的电力资源能够直接供给温室内的照明灯、灌溉设施、植保设施等应用。
光伏与农业联姻并非偶然当下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工业、新兴技术以及信息紧密相连。项目占地1000余亩,以光伏发电、观光旅游、农业种植三大产业为主,预计年产值1.2亿元,年均发电量为2200万度。
以日光温室为例,其顶部安装120块电池板的日发电量,可满足大棚卷帘机械、降温系统、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发生器、植物生长灯等生产设备的用电需求,剩余电量可直接通过并网系统并入电网。另一方面,光伏项目在原有农业耕地上建设,土地质量好,有利于开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农业有利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结合。
青岛昌盛日电积极发展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设施的结合,在农业大棚上安装光伏发电,棚下发展高端农业,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为光伏与设施农业结合树立了典范。③产量效益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利用棚顶发电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如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还可以将电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为投资企业产生效益。
光伏农业大棚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我国有一定规模的光伏蔬菜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大棚项目等已经达到400多个。有专家预测,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光伏农业产品,其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光伏农业之路发展道阻且长当前,涉足光伏农业的企业纷纷加快了发展步伐。
此外,光伏农业作为新生产业,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设定,没有一个同时适用于农业与光伏的标准。农业大棚往往连接成片,具备分布式发电和并网的条件。
于是可再生能源这个能源界的新秀,便能够进入到农业现代化的领域之中该项目承建单位上海孟弗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立飞介绍,南通佳铝实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预计达86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103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067吨,二氧化硫68.2吨。
项目发电量消纳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方式,通过海门110千伏圩角变10千伏聚融线并入电网。据了解,南通佳铝实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分两期实施。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0:22天狐定制
2025-04-05 09:46天狐定制
2025-04-05 09:34天狐定制
2025-04-05 09:26天狐定制
2025-04-05 09:08天狐定制
2025-04-05 09:07天狐定制
2025-04-05 08:36天狐定制
2025-04-05 07:54天狐定制
2025-04-05 07:54天狐定制
2025-04-05 07:46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